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大工程。该工程在我国1000多种高校社科期刊、社科学报中挑选了31种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学科特点,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政法论坛》于2011年入选“名刊工程”,成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法学期刊。
近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对入选“名刊工程”期刊2022年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从年度载文量、期刊页码数量、论文平均篇幅、机构首位度、独著论文数量、正高职称在第一作者中占比、研究热点分布等七个方面,全面分析展示了入选期刊的出版状况。其中,《政法论坛》在多项指标中成绩斐然。
《政法论坛》单期页数在190页左右,期刊页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承载的信息量。《政法论坛》聚焦重大理论热点和实践前沿问题,回应社会现实需求,着重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法治建设的新进展,打造法学学术思想的传播高地。
《政法论坛》论文平均篇幅在10页以上,位列第二,一般而言,篇幅越长的论文信息量越丰富。《政法论坛》引领学术潮流,坚持守正创新,始终聚焦文章学术质量,激发学术创新活力,以文章内容为主抓手,所选文章内容翔实、论述全面、信息量高、专业性强。
大部分入选期刊的机构首位度低于40%,《政法论坛》的机构首位度低于20%,远远低于平均值。《政法论坛》始终坚持以学术质量作为选稿用稿的根本标准,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稿件双向匿名、三审三校制度,积累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读者口碑。

3.表格中标有星号的期刊,其首位机构为非主办该期刊的高校。
《政法论坛》论文的独著率位列榜首,占比超过80%。《政法论坛》注重学术的独立性与创新性,不断提升期刊学术品质,甘做推动学术创新发展的“孵化器”。
《政法论坛》高级职称在第一作者中的占比较高,位列第四。《政法论坛》注重作者的学术底蕴和思想沉淀,鼓励专家学者加强对法学理论与实务问题的研究,引领学术潮流。同时,也注重培育学术新人,为其提供优质科研成果的发表平台。
《政法论坛》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服务国家法治建设。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开设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本土化研究”“全面依法治国”等专栏,优先发表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学理论成果,积极培育源自本土的理论话语,致力于打造深入阐释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高地。
近年来,《政法论坛》坚持以打造高品质的一流法学学术期刊为办刊目标,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始终秉承“重视基础研究,立足学术前沿,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学术智识”的办刊理念。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平台窗口和阵地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法学学术成果创新转化,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为己任,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做出贡献。